1. 主页 > 2018世界杯阿根廷 >

李白为何在此搁笔?

这首《黄鹤楼》,让黄鹤楼声名远扬,成为千古名楼。

第二年春天,崔颢告别李白,离开江夏,回到长安。不久,病逝。

4

崔颢病逝一年后,即公元755年12月,安史之乱爆发。李白携妻逃难。

公元758年,因为政治上的原因,李白获罪,流放夜郎(今贵州桐梓)。春末夏初时节,他路过了江夏(武汉)。

故地重游,特别是重游黄鹤楼时,李白感慨万千。因为,这里有他太多回忆。

28年前,即公元730年,李白曾在黄鹤楼送别年长他12岁的孟浩然,写下了他颇为得意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

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
如今,黄鹤楼依旧,长江依旧,青山依旧,夕阳依旧,但比自己年长的孟浩然和比自己年轻的崔颢,都已驾鹤先去,天人永隔。

聊以慰藉的,只有崔颢题写的《黄鹤楼》。

李白在心中默默吟咏,感叹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

5

李白一生恃才傲物,在那个盛产诗人的盛唐时代,堪称诗人中的诗人。

他很少如此赞美其他诗人的作品,但,唯独对崔颢这首《黄鹤楼》,是发自内心的喜欢,甚至愿意破例搁笔,不在此处题诗。

于是,后人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了一个亭子,取名为“李白搁笔亭”。

我想,让李白搁笔的,不仅是崔颢出众的才情,更是两人的情深义重。

那一瞬间,李白或许想起了许多往事。

既然一言难尽,那就不如不说。

或者,在其他地方题诗思念。比如,鹦鹉洲。

因为崔颢曾去过鹦鹉洲,李白就追随他的足迹,也去了鹦鹉洲。

在七言律诗《鹦鹉洲》中,他怅然若失:“迁客此时徒极目,长洲孤月向谁明?”

6

在李白一生的创作中,七言律诗并非他之所长。

在他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中,《登金陵凤凰台》当属其巅峰之作。

据说,这首诗是他模仿崔颢的《黄鹤楼》体写成的。

公元759年,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,宣布大赦。流放夜郎(今贵州桐梓)的李白,终于重获自由。

他顺着长江疾驶而下,来到了金陵(今江苏南京)。

游玩凤凰山时,他发思古之幽情,写下了《登金陵凤凰台》。

“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”

这时,距离崔颢写《黄鹤楼》,已有六年。

8

李白用六年时间,终于写出了可以和崔颢《黄鹤楼》遥想呼应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。

或许,这是他俩之间的一个约定。

六年前,崔颢说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”

六年后,李白说:“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”

这是两位才子的隔空对话,心照不宣,惺惺相惜,被后人誉为“登临怀古的双璧”。

300多年后,宋代才子苏轼贬官黄州(今湖北黄冈)时,对他们的对话作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注解: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

小贴士:“江南三大名楼”是指黄鹤楼(湖北武汉)、岳阳楼(湖南长沙)、滕王阁(江西南昌)。

-作者-

吕瑜洁,浙江绍兴人,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。

2017年1月,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 《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——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》,已加印6次。

当当、京东、亚马逊、天猫、淘宝等网站均有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